9月初,山东大学泰山学堂物理学方向毕业生陈雪琪已经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报到,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对原子分子光学和凝聚态实验有着浓厚兴趣的她,立志为祖国的基础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感谢泰山学堂的培养,让我能够以广阔的学术视野、多次海外交流经历和扎实的物理学基础,获得斯坦福大学的青睐。”陈雪琪说。
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战略地位,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说,“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基本理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扎实办好一流本科教育。”
近年来,山东大学以本为本,构建了“拔尖教育、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本科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山大特色的本科教育之路。
“全方位指的是生活、学习、思想,学堂老师全方位的关注;立体化,指的是数学、物理、计算机等5个学科交叉融合,学科结构立体复合;长链条指的是不同年级之间交流互助。”陈雪琪说,这些使她感受到了学堂的传承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本科人才培养,是高校综合实力最集中的表现,而拔尖创新人才教育是高校服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2009年,在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支持下,山东大学成立现代书院制荣誉学院泰山学堂,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彭实戈担任院长,采用国际一流的教材,延请来自英、美、法、德等世界各地的海外名师。
“这些年来,泰山学堂探索形成了一流生源、一流师资、一流条件、一流氛围、一流管理的‘五个一流’办学理念,构建了导师制、游学制、住宿学院制和学生管理流动化、培养方案的个性化、培养方式的国际化、学习方式的研究化等‘三制七化’培养模式,育人成果显著。”彭实戈说。
统计显示,泰山学堂成立以来累计培养9届602名毕业生,毕业生赴国内外名校求学深造率为93%。
将泰山学堂的理念和模式应用于人文学科、医学学科、工学学科的拔尖人才培养当中,山东大学先后开设尼山学堂、齐鲁医学堂、崇新学堂,同时各类基地班、实验班、国家卓越计划等齐头并进,形成独具特色的拔尖和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本科生院院长崔立真介绍,尼山学堂坚持“继绝学、铸新知”,打通文史哲学科,采用“游学+学术论文报告会”教学,6届141名学生撰写高水平论文516篇,成为国学拔尖人才培养摇篮;齐鲁医学堂致力于培养世界一流临床医学家,本博贯通培养,实行PBL教学,超半数毕业生一年内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资助;崇新学堂以“领跑者”理念建立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实验区,按照OBE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培养了一批未来工程科学家。
高水平本科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近年来,山东大学实施学科高峰计划,强化“优特新”重点学科建设,按照学科“瘦身、长高、变强”的目标,撤销和停招老化、碎片化专业近40个,新增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工程、密码科学与技术等13个新专业。截至2020年,山东大学已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3个学科进入国际主流学科排名前100,为高水平本科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到协调各方的一多书院学生会负责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杨浩淼特别感谢学校的书院制特色育人模式。
“在书院中,每一名学子都有自己的成长导师,导师们能够及时解答我们在学习生活、未来规划等方面的困惑;在学院中,我能够跟随学业导师,专心钻研学术问题,充分汲取专业养分;在学生工作中,我同样得益于朋辈导师的指导与帮助,在导师的谆谆教导中获取更多学生工作的启发与感悟。”杨浩淼说。
习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一流的学生,立德树人是基石。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君松介绍,该校强化“五育并举”,推进铸魂育人:体育教育全员化,打造全员性“体育大课堂”品牌,推广“四点半课堂”;美育教育普及化,建设“雅乐”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打造“艺术审美”必修特色通识课程,公共艺术课程选修本科生全覆盖;劳动教育多元化,实施拓展培养计划,实现人人拥有社会实践经历,倡导人人都做志愿者,建成社会实践一流课程3门。
近年来,山东大学“三全育人”改革成效显著,构建了德育为纲、文化为本、学习为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小思政”到“大思政”转变——在青岛校区推行书院制,实行全员导师制,建设博雅课程和书院荣誉学分体系,构建“专业导师学业指导、成长导师助力结对、朋辈导师互助帮扶”的全员育人格局。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入选全国首批重点马院,建设成仿吾英才班,健全马克思主义一流学科体系。加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建设,办好期刊《高校辅导员》,建强思政教育队伍。
“坚持德育为先,发挥文史见长优势,山东大学积极构建文化素质与民族精神教育融会贯通的公共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序衔接,实现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近年来为国家和山东省培养输送了8万余名具有家国情怀、崇实品格、担当精神、创新素养的时代新人。其中,学校52%的毕业生在山东就业,强力支撑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山东大学副校长吴臻说。
在齐鲁医院进行实地调研时,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国际班2020届毕业生张扬发现,很多脊柱受伤或是年老行走不便的患者,没有合适的医疗仪器可以使用。
经过4个多月的研发,毕业前夕,基于连杆式电动助行器的成功制造,张扬实现了从学生到创业者的转变,将所学实体化、产品化。
“每个人的‘小宇宙’里都有自己的兴趣点,都有自己渴望的事,重要的是怎样去发现它。”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邢建平在谈到创新人才教学模式时说,“作为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为了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邢建平深耕创新教育10余年,带领学生进行物联网创新作品实战,组建了全国高校第一个iCAN创新实践基地和大学生科创社团,山东赛区连续8年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赛区,无数学子在创新创业大赛中扩大视野,学到知识,亲身参与到创新实践中。
创新创业教育是推动人才培养范式变革的重要抓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且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就业能力。山东大学把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核心素养之一,不断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完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整合和拓展大学优质学术资源,给予学生系统、广泛的创新实践训练机会。
2009年,山东大学创新性地设置首批10个创新教育平台,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创新训练学科竞赛,将创新创业活动的成绩认定为学分,并对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单列推荐研究生名额。2010年,首次设立创新创业通识核心课程,明确规定每名学生必须修读至少2个学分方能毕业。至此,创新创业教育全面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2017年,修订新版培养方案,打造“稷下创新讲堂”“齐鲁创业讲堂”等品牌课堂,开课900门次,组织培训800余次,参与学生15万人次,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覆盖、广受益。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3180项、各类国家级竞赛一等奖102项,获评国家“双创”教育示范基地,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受益学生超过41万人。
崔立真介绍,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山东大学在国际产学研合作上下功夫,分别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共建“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学院”“山东大学—哈佛国际医学教育中心”“山东大学德国学院”等国际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和科研合作平台,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企业家作为创新创业导师面向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为天下储人才,放眼五洲;为国家图富强,求索万年。今年是山东大学建校120周年,100多年来,该校培养了60多万名各行各业的建设者。迈进新时代,山东大学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五育并举”,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融为一体,用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一流思政工作体系建设引领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